从“闹心”到“安心”,这个街道105台老旧电梯一次性更新
- 发布时间:2025-07-16
- 信息来源:宁波房地产业协会
启动仪式现场,大家集体“点赞”。
7月14日上午,鄞州区明楼街道常青藤小区中心广场热闹非凡。该街道一次性启动105台服役20年以上的老旧电梯更新行动。
现场,居民代表及街道、社区、物业、电梯公司工作人员并肩站在台上,同时竖起大拇指,共同见证这一幸福时刻。
“我们没有复杂的仪式,这简单又有力的‘点赞’,更像一份务实的承诺——少些形式、多些实干,确保电梯更新这件民生实事稳稳落地,让居民早日用上新电梯。”常青藤小区业委会主任史春花说。
常青藤小区。
明楼街道住宅小区密集,不少建成年代较早的住宅小区正面临着电梯“老龄化”的困扰。
该街道内共有25个小区,既有电梯中服役年龄超20年的共105台,涉及常青藤小城小区79台、明园小区11台、世纪曙光小区7台、景家园小区8台。
高频的电梯故障,不仅给居民生活添了堵,更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小区公共维修资金愈加紧张。
世纪曙光小区。
然而,更新电梯需要大笔资金,居民们筹集资金意见难以统一,这事就像被按下了“暂停键”。
转机出现在去年夏季,宁波市出台《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实施方案》,并且将部分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。
这一惠民政策,犹如一场及时雨,为这些“高龄”电梯的更新改造按下了“加速键”。目前,105台电梯均已排产,将陆续运抵各小区施工更换,预计今年10月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。
明园小区。林萍摄
老旧电梯的更新,也离不开社区、业委会、物业公司的多方联动。
社区忙着协调居民诉求、对接资源;业委会一次次组织业主考察电梯公司、完善更新方案;物业则时刻盯着设备状态、跑前跑后安排电梯更新施工……
明园小区业委会成员李学来虽已退休,却主动扛起了“文秘”的担子,整理会议资料、撰写纪要,把电梯更新的每个环节进度都及时写成通知,告知居民;电梯更新期间,明园小区业主崔晓玲在楼道间摆了几个小板凳,方便老人爬楼累时歇歇脚。
天气炎热,依然有不少业主自发来到启动仪式现场。
在世纪曙光小区,几位热心业主用暖心举动凝聚人心。每次召开业主代表大会,他们都会提前熬好一大锅绿豆汤带到会场,让大家边喝边聊,哪怕有人因琐事心烦,在这里大家也能慢慢心平气和。
在景家园小区,不少业主既出钱又出力,跟着社区、业委会一起跑前跑后协调事儿。张燕君等几位业主化身“政策宣讲员”,经常在闲聊中讲解更新政策。
常青藤小区专门组建了由业委会牵头,联动社区、物业、电梯公司及楼道小组长的志愿服务团队。施工到哪栋楼,就吸纳该楼居民加入,针对性提供帮扶:遇有老人、残疾人因电梯停用不便,团队便主动帮忙跑腿配药、代买蔬菜,全力解决他们的生活需求,合力保障工程顺畅推进。
旧梯拆除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电梯更新也打破了“政府大包大揽”的模式——转变成社区、业委会、物业融合共治模式,其中以业委会为核心主导,物业公司主动配合落实,社区则做好协调支持,三方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。
“小区是全体业主的,电梯也是全体业主的。推进电梯更新,核心就是把权力还给业主——他们才是真正的当家人。”明楼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正是这种‘居民事居民议、多方齐助力’的新模式,让工程推进得更顺、更快。”
来源:甬派